串联磨齿设备、滚齿设备、检测设备等多种设备,融合生产、检测等多个环节……近日,在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变速箱齿轮5G智能生产车间,看见机械手闪转腾挪,实现稳如人手的灵活抓取,精准助力高效加工大轴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。得益于机械手这一“神器”,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由原来三四人减少至现在仅需一个人。
从海内外第三方采购的自动化生产设备,难以满足生产多类产品的需求。“面对不尽相同的新产品订单,我们通过更换机械手,焕新已有设备生产活力。”十多年来,夏厦精密加工中心主管鱼武涛与团队成员研发出数百种机械手,持续改造优化既有生产线。
2025年以来,夏厦精密研发团队相继攻克机械手多个技术难点。“单是聚焦高效率的运行设计,我们通过联动轨迹规划和动态加速度控制,实现机械手取放料与设备加工之间无缝衔接,生产效率提升20%。”鱼武涛说。
新能源汽车的精密构造,倒逼其中的零部件加工要求更为严苛。夏厦精密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误差不超过3微米。一旦超过3微米范围,即为废品。机械手若采用传统金属夹爪,难免让齿轮等产品表面出现硬性损伤。
夏厦精密研发团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,采用柔性夹持技术,自主设计研发出非金属夹爪,确保夹持力度精确可控,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。“机械手所用的夹爪,采用非金属材质。团队成员历经多个不眠之夜,不断调试不同材料的混合比例,最终找到适配夹爪的非金属材质。”鱼武涛透露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夏厦精密自主研发的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等软硬件,已与主流机床连接,出口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服务当地机加工等领域。“这些产品也正服务广东、江西、上海等地企业生产。我们以开箱即用的整机交付模式,大幅缩短客户投产周期。”鱼武涛说。
今年前8个月,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夏厦精密营业收入超过3.74亿元。“创新有力淬炼出更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。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创新产品,到齿轮滚刀、机械手等创新生产装备,再到个性化服务,都是创新赋能‘智造’。创新有力支撑企业驶向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等市场新蓝海,也让订单长期处于饱和状态。”夏厦精密总经理夏挺分享订单高速增长的秘诀。
在九龙大道与荣吉路交叉口附近区域,夏厦精密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驱动减速机构项目二期工程拔地而起。该工程建筑面积逾3.4万平方米,已于今年上半年竣工。夏挺表示,在创新等多方力量赋能下,夏厦精密已布局年产7.2万套工业机器人新结构减速器技术改造项目,应用于物流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等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