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主站 > 社会

山东健全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: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

时间:2022-07-14 14:54:20

  “俺们怎么也没想到,刚从医院回家,村里就来人查看情况,不仅送来2000块钱,还给俺对象办了低保,帮全家解决了大难题。”说起前段时间被救助的经历,曲阜市姚村镇陈家寨村村民陈爱民记忆犹新。

  陈爱民的丈夫陈西成今年3月查出患有右下肢动脉栓塞、急性肾衰竭等疾病,治疗费用巨大。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到该情况后,将信息下发至姚村镇民政办,镇民政办按程序实地走访核实,随后给陈西成送去临时救助金,并为其办理了低保重病单人保。

  对易返贫致贫人群做到早发现、早救助、早帮扶,其背后是山东不断改革完善现有社会救助制度,创新推出多种举措。

  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,我省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,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,建成了包括12个部门48类1900余万条信息的山东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,定期与医保、卫健、应急、残联、乡村振兴等多部门开展数据交叉比对,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、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群众,形成重点人员名单下发各地入户摸排。今年已下发重点人员信息44.8万条,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6.4万人。

  近日,莱阳籍修鞋师傅魏尊义顺利拿到烟台市芝罘区东山街道发放的2000元临时救助金,解了燃眉之急。“临时有困难,不用回户籍地,只要拿着材料到居住地申请帮助就行,让我们外出打工人员特别有安全感。”魏尊义说。

  为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能,我省打破急难救助对象户籍地、居住地申请限制,明确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,同时还在全省136个县(市、区)建成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,下放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,将低保和特困人员审核确认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以内,实现了7个部门18类救助申请的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和困难群众救助申请全流程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。

  此外,我省还鼓励、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,在省级层面建立了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工作机制,针对4万余名经济困难(低保)失能老年人,实施“情暖夕阳”关爱项目。同时,通过按月与省财政“一本通”资金发放系统开展数据对比,督促各地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。

  今年以来,省民政厅积极争取中央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5.23亿元,省财政安排44亿元,足额保障困难群众救助所需资金。此外,我省将城乡低保、特困人员、孤困儿童等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在2021年底基础上提高10%以上。截至目前,全省享受民政救助政策2656256人,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423250人,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335251人。

来源: 山东新闻琅琊新闻网 编辑: rj2022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不代表华夏法治资讯网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。华夏法治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。
  • 财经
  • 金融
  • 科技
  • 汽车
  • 教育
  • 旅游

济南、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

《中国廉政教育内参》全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


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

首份A股上市险企半年报出炉 有哪些看点?


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

新一代人造太阳“中国环流三号”取得重大科研进展


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

提速全面电动战略,奔驰携27款车型亮相成都车展


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

培养科技创新“预备队” 我们还需做点儿啥


中山公园和文化公园举行的菊展吸

湖南景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打击倒票“黄牛”